为了战胜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,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,尽量足不出户,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孩子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些“自我为中心”的孩子不友好的一面就表现出来了。他们开始对一直待在家里不满,不耐烦,一定要出去,或者要求家长一定要满足他们的某些诉求,满足不了就与家长对抗。不管家长怎样讲道理,只要听到不同的声音,他们就会与之争辩,强词夺理,争辩不过时,甚至还会出口不逊,唯我独尊。那么这样的孩子到底哪里出了问题?该如何帮助他们做出改变呢?
其实,“自我为中心”是孩子负面自我概念的一个集中体现,是孩子在观察事物或考虑问题时,以个人主观图式去对待有关事物,不能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观点和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。事实上,“自我为中心”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个本能,经济学家薛兆丰说过,孩子在未进行社会化之前,本能地会说“more”(我需要更多)、“mine”(都是我的)、“no”(不可以,听我的),而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我们教给孩子的是“wait(耐心等待)”、“take turn”(轮流,守秩序)、“share”(分享),只有很好地完成这个社会化过程,我们才能说为社会培养了一个健康的孩子,这个过程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。
在教育过程中有很多手段,而面对目前疫情的特殊情况下,身体活动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。研究显示,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。带着孩子一起进行身体活动,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;另一方面,身体活动可以作为“镜子”,帮助孩子跳出自己,在镜子里面看自己。
体育活动大部分是集体性、竞争性的活动,在这些运动中,孩子会进行自我评价,通过与家长的运动表现进行比较,他们会对自己有个认识和判断,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角度去评判自己。家长可以利用活动的过程与孩子边健身边交流,告诉孩子你眼中的他,运动中他的优势,他还需要提高的地方,这样的交流会使孩子知道自己认识的自己,和别人眼中的自己分别是什么样子,从而更完整的认识自我。
体育活动除了有竞争性的一面,还有合作性的一面,在家庭体育活动中,可以让妈妈和孩子一组,爸爸一组,这样通过活动中与妈妈的配合,孩子会从“自我”中跳出,深刻体会到从“我”到“我们”,从“自我”到“他我”,从“个人”到“集体”这样的社会化过程,会体验到合作的快乐,会明白个人力量有限,集体力量强大,合作很重要。
所以,不要犹豫了,和你烦躁、吵闹的孩子一起动起来吧,体育活动不但成就一个完美的自己,还会送给你一个健康的孩子。
参考资料:
1.孙延林等.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:认知、焦虑、抑郁和自我概念的研究进展.生理科学进展,2014,5,337-342
2.《如何让孩子认识自己》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823c179b0100tu37.html.
3.《小学生的自我概念与自我评价指导》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18/1003/14/66575
66_791616296.shtml